2023-03-25 14:21:28
1442
"小鷹一號"衛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當時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的一群學生和教授開始了一個名為"小鷹工程"的業余衛星項目,旨在研制一顆可以用于業余無線電通信和衛星實驗的微型衛星。
在經過幾年的研發和測試后,"小鷹一號"于2009年11月21日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顆微型衛星重約25公斤,高約20厘米,直徑約18厘米,是當時中國最小的人造衛星之一。它搭載了多個業余無線電通信載荷,包括U/V和V/U模式的線性轉換器、FM模擬和數字轉換器、微波鏈路等。它的運行軌道為近地軌道,最高高度為1300千米,最低高度為520千米,軌道傾角為98.1度。
"小鷹一號"的發射標志著中國業余無線電進入了衛星通信時代。它為中國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會,可以用于業余無線電通信、天氣圖像傳輸、科學實驗等多種用途。在發射后的運行中,"小鷹一號"成功地與全球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進行了多次通信,傳輸了大量的圖像和數據,成為了中國業余無線電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截至2023年3月,據報道"小鷹一號"衛星已經順利工作了超過10年,完成了大量的業余無線電通信和科學實驗任務。然而,由于太空環境和衛星自身老化等因素的影響,它的運行狀態已經開始出現不穩定。2019年底,由于電池出現故障,衛星被迫進入"低功耗模式",無法進行正常通信。目前,雖然"小鷹一號"仍在運行中,但其運行狀態和功能已經大大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