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 11:58:21
3780
據某度查詢:集群通信業務是指利用具有信道共用和動態分配等技術特點的集群通信系統組成的集群通信共網,為多個部門、單位等集團用戶提供的專用指揮調度等通信業務。集群通信系統,是一種高級移動調度系統,代表著通信體制之一的專用移動通信網發展方向。 CCIR稱之為Trunking System(中繼系統),為與無線中繼的中繼系統區別,自1987年以來,更多譯者將其翻譯成集群系統。
早在19世紀60年代移動通信就已經應用通信技術了。當時曾把“Trunked System”譯為“中繼系統”,但是又怕把Trunked的中繼和Relay和Repeater的中繼和轉發相混,所以在集群通信技術和系統進入我國不就,有幾位移動通信老專家(例如,當時廣州電子7鎖的總工程師胡思益等)認為把Trunked意譯為集群更為恰當,因為它本身就具有集小群(組)為大群(組)的功能。這樣就把“集群”定了下來并一直沿用至今。
真正從Trunked的含義來說,應該是“系統所具有的全部可用信道都可為系統的全體用戶所共用”,即系統內的任一用戶想要和系統內另一用戶通話,只要有空閑信道,他就可以在中心控制臺的控制下,利用空閑信道進行通話。所以,集群通信系統是多個用戶(部門、群體)共用一組無線電信道,并動態地使用這些信道的專用移動通信系統,主要用于指揮調度通信。事實由于移動通信發展迅猛,移動通信的頻段已從低處向高處發展,從原來的即使MHz頻段發展到150MHz、450MHz、800MHz、900MHz、、頻段以及2GHz頻段,并還將向4-6GHz發展。實際上,現在微波通信已發展到毫米波頻段(即第一窗口為38GHz,而第二窗口達到95GHz)。
但是一味向38GHz,而第二窗口達到95GHz但是以為像高頻段發展也不是辦法,頻率資源總是有限的,而且越向上發展,技術越困難。除了開辟新頻段外,還要從縮小信道間隔、減少覆蓋區域(比如小區半徑)等方法想辦法。如有100kHz索道50kHz間隔,又縮到25kHz和,甚至。而移動覆蓋小區則從宏小區(Macro cell)縮為小區(cell)微小區(Micro Cell)和微微小區(Pico cell)等,從幾十千米、十幾千米、幾千米縮到幾百米、幾十米甚至幾米。
對講機集群通信中的另一條措施是從頻率利用率上想辦法,即提高頻率使用效率。因此人們考慮將各個專用網改為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共用頻率、共用覆蓋區域的網。因為各個專用移動通信網都是為各部門自身業務服務的,他們建立自己的基地臺、控制中心和移動臺,使用分配各自的少數幾對頻率(信道),容量也不可能很大。而統一規劃后可將各個專用網的基地臺、無線交換機集中建網和管理,各個部門只要建立自己使用的調度指揮臺(指令臺)和移動用戶臺,用戶即可入網。這樣不僅可以共用頻率和共用覆蓋區域,還可共享時間和通信業務,是頻譜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